从不知不觉间,各大平台上的整机和DIY评论区开始频频提到“千帧神U”,仿佛只有能达到千帧的处理器才算得上是时下的潮流。可以看出,AMD这次“千帧神U”的宣传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真的一定非得是千帧才是神U吗?数字和体验,真的可以直接划等号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帧率”的概念。在现在衡量游戏流畅度的指标中,说起帧率,往往有这几个指标——平均帧、LOW帧和瞬时帧。

平均帧:传统性能衡量指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有帧数的平均值,在以往硬件水平有限的背景下,平均帧一直是作为衡量游戏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但如今,随着硬件水平的直线提升,光看平均帧已经不能完整、真实的反映出游戏的流畅度。因为大部分的新U,其平均帧率已经超过了人体能感知的范围。加上,低负载场景下,虚高的高帧,掩盖了高负载场景下预习的卡顿,尽管整体上看平均帧的表现依旧不差,但却没法真实还原出高负载场景的掉帧。在当前,平均帧已经算不上最科学的游戏衡量指标。
这时候,就需要引入一个LOW帧的概念。
LOW帧,主流做法是指1% Low帧和0.1%LOW帧。
1%LOW帧:这是游戏过程中帧率最低的1%时间点的平均表现,指在一段时间的游戏过程中,将所有帧的帧率从高到低排序后,最低的那 1% 帧率的平均值。
0.1%Low帧:游戏中表现最差的0.1%帧时间,代表着最严重的卡顿点。
直白点说,在实际的游戏里,假使平均帧率足够高,但我们依旧不能认定游戏体验好,还得去看LOW帧。如果LOW帧指数过低,意味着在团战之类的高负载场景下,游戏还存在不够流畅、卡顿的问题。也就是说,平均帧率高的,游戏体验不一定好,但LOW帧低的,游戏体验一定不好。
了解完了平均帧和LOW帧之后,我们在回过头来看“千帧神U”里的千帧二字。事实上这里的千帧既不是平均帧,更不是LOW帧,而是瞬时的HIGH帧,也就是游戏某个瞬间的最大帧率值。这个值,往往是在低负载场景下创造的,用这种低负载场景下的最高帧率,显然是不能说明游戏的真实体验的。
一个不能代表游戏真实流畅度的数据,厂商为什么要花大力气营销?原因只有一个!让消费者掉入追高数字的陷阱,掉入比拼瞬时高帧的数字狂欢,掉入不断拔高预算,追求所谓“千帧神U”的消费主义陷阱。
这时候我就要问了,现在市面上最高端的电竞显示器,最高也只支持600帧左右的的帧率。1000帧的瞬时帧率,显示器都无法体现,意义又在哪?
1000帧的瞬时高帧,如果LOW帧极低,这种忽上忽下帧率极不稳定的过山车表现,意义在哪?
除非是竞赛型的高阶电竞选手,普通游戏玩家能感知到的高帧率上限也就在240帧左右,绝大多数人无法感知到的千帧,意义在哪?
被神话的“千帧”,真的很难吗?被卖出高价,被神话的千帧,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实现。12600KF这颗U够老了吧,在特定分辨率特定场景下,一样有超越千帧的表现。
同样的,13600K和13490F一样可以达到1000以上的瞬时HIGH帧,这重要吗?显然看了以上几种帧率含义的你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看到这,还没有打消某些人的疑虑,那接下来可以看看这组数据,我将用千帧神U 7800X3D和与其有着不小价格差距的14600KF做对比,通过四款游戏的实测,证明游戏流畅度看的不是所谓的千帧大数字。
老样子,先看两款处理器搭建平台的参数图,保证公平性。
参与对比的是以下四款游戏:《无畏契约》、《DOTA2》、《古墓丽影》和《黑神话悟空》。
平均帧率
凭借着L3级大缓存的优势,7800X3D在这项测试中占据了不小的优势。除了《黑神话悟空》外,平均帧率都是领先的一方。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1%LOW帧
到了这个环节,“千帧神U”的领先优势一下就被缩小了。双方的数据表现较为接近,在《黑神话悟空》中,14600KF表现还更好些。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高负载场景下,两者的流畅度是差不多的水平。
0.1%LOW帧
再来到0.1%的数据比拼上,局势进一步逆转,除了《黑神话悟空》,《DOTA2》《古墓丽影》这三个游戏,14600KF都成功实现反超。这意味着,在表现游戏卡顿的核心数据上,14600KF卡顿更少。
回到两个平台的搭建成本上来,14600KF目前的价格比7800X3D整整便宜了一半,但在不少游戏的体验上,并没有处于下风。如果,省下来的这部分,拿去买更好的显示器或是更好的显卡,显然可以搭建出性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游戏平台。
写在最后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看穿了“千帧神U”的本质,那么大家在选择CPU时,应该可以做到跳出营销陷阱,更多的去关注LOW帧这种真正反映游戏表现的数据,将预算分配到显卡、显示器等关键硬件上,搭建出适合自己的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