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介绍 关于我们 优惠推荐

带娃摄影爱好者设备分享:个人使用感受及优缺点评价

修改后内容为: 带娃摄影爱好者设备分享:个人使用感受及优缺点评价

带娃摄影爱好者设备分享:个人使用感受及优缺点评价

最开始买索尼ZV-E10的时候是打算是记录生活用的,同时兼顾拍娃。当时是购买的套机,又买了适马的56/1.4和原厂18-105两个镜头。入坑后还是馋全画幅相机所以出了,而两个镜头一直留着,现在才发现半画幅才是真的轻便。当中还买了大疆的Mini 3 Pro无人机,确实是全新的视角和体验,但是后来又出了大疆的AVATA 2,所以又出了换新。

松下 LUMIX S5

松下LUMIX S5当时买的时候就是性价比极高的全画幅相机,主要是直出色彩和机身防抖功能。对于我来说S5不仅能满足日常拍摄需求,还能拍拍入手的各种产品。网上都说在快速追焦问题很大,其实我在拍女儿到手没感觉出来。特别静态照片拍摄中的对焦完全没有问题,也可以说又快又准。

自用配件推荐

配件的话S5我其实没怎么买,贴纸虽然相机和镜头都买了,但是相机机身我一直没有贴,还是喜欢相机本身的触感。另外,松下作为比较冷门的相机品牌,配件其实真的没什么好选的。机身我就配了一个几十块的金属块装板,好处是在家安装三脚架时的阿莱快装比较方便,坏处是比较厚实整体又增加了不少重量。

使用体验分享

镜头的话其实除了上图的20-60mm和50mm/1.8镜头以外,去年买过松友一致好评的70-300mm镜头,70-300mm的焦段画质表现对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不过对于我来说上手后出门带娃感觉太重了,前不久就出掉了。

20-60mm的话感觉是一个拍视频的好头,特别是20焦段是别的品牌套机镜头所不具有的焦段。我个人的话用的相对较少,但是又不得不常备一个变焦的挂机头。20-60mm的焦段范围和镜头素质相比别的品牌来说,又是一个超性价比的存在。

50mm/1.8这个镜头也是我买的双镜头套机中的一个。这个镜头可以说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了,新手真的太需要一个定焦大光圈镜头了,入门前期的正反馈全靠它了。全画幅相机加大光圈镜头拍出的效果,也是我晚上捣鼓产品顺便记录好物的指定组合。

另外特别要表扬一下松下相机自带屏幕的素质也是非常顶级的,佳能、尼康、富士没用过我不清楚,但是只有同时拥有过索尼和松下的相机以后才会有这种深刻的感受。索尼的相机拍完后预览总会开始怀疑自己,后来买的A7C2屏幕同样也非常的堪忧。松下S5相机上预览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不错,之后导出到手机、电脑上的成片效果或者直出效果也都非常符合我的审美。

出片流程与后期处理

在出片流程上,松下S5提供了一系列内置的照片风格,但是没有二代机的那些LUT预设,这也是我最近买了S9的一个主要需求。所以一直以来我使用松下S5都是RAW+jpg格式输出,然后后期会在电脑上用lightroom进行各种随心所欲的调色。期间一直也在网上学习各种调色的技术,使用松下S5也反推自己学习了各种色彩和软件使用的知识。总的来说也是有所进步的,个人感觉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总是有点收获也是非常满意的。

性价比、竞品分析

最近一年叠加国补和优惠,相机价格也是活动力度非常大。考虑到松下S5售价及整体性能表现,不到6K的裸机价格无疑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同价位全画幅相机感觉只有尼康的Z5才是竞品,但是比来比去松下S5的成像质量、防抖性能以及丰富的功能总感觉给的更多。特别对比外观我也更喜欢松下S5一点,S5的功能按键给的更多,而且整体外形更硬朗一点。

松下S5感觉在硬件配置上完全可以满足了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需求了,唯一不足就是降价跳水以及出二手时的折价问题了。但是s5都降到这个价位了感觉应该也是底价了,再往下估计就应该直接停产了吧。

大疆 Action 4

自用配件推荐

像是挂脖的配件应该大家都会买吧,我买的也是类似的磁吸挂架。也是一直想体验一下网上别人的第一人称扫街拍摄,但总感觉好像没有时间。

另外就是买了几块钱的收纳盒,感觉颜值和实用性都不错。我也是配备了一个偏正镜和第三方的备用电池,出门带个小盒就够了。

特别要介绍一下这个20多块的1/4螺口转Action的快拆接口支架,大品牌金属材质的话重不少,而且价格也有好几倍,不经常用感觉没必要。

像S9这种没有热靴只有冷靴的相机,搭配这个支架装上Action4也是一种出门兼顾拍照和拍视频的解决方案。

使用体验分享

大疆Action 4在白天光线充足环境下画质完全满足需求,防抖性能特别是开启地平线防抖后确实厉害。第一人称视角确实是日常记录生活非常好的一种角度。大疆Action4的上手难度也不高,功能以及与手机的互通联动都已经非常丝滑了。

出片流程与后期处理

特别是像我这种普通的vlog新手,使用大疆自家的畅片APP也可以免去视频导来导去。出片流程方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切换4K 30帧(节省内存),或4K 120帧用于慢动作效果。在一些节假日外出游玩的时候直接在手机上进行剪辑或者一键出片导出你分享,这个时效性和便利性确实是以前的视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性价比、竞品分析

现在大疆Action4的价格基本上是我当时入手的一半了。考虑到其售价以及整体性能表现,大疆Action 4相比自家的Action 5 Pro我感觉是更适合普通玩具入手体验的。相比其他同类产品GoPro 和Insta360 ,我感觉他们之间的配置也算是互有优劣吧,而大疆的优势也是我看中是其他产品线,以及这些产品之间的互通以及调色统一。

产品线以及生态系统的统一协作我感觉是比运动相机的镜头或者防抖更重要,所以现在的数码产品生态系统非常关键。就像苹果的产品一样一旦熟悉并融入这个生态系统,就很难再选择其他品牌了。最近大疆也出了360相机以及扫地机器人,影石也要出无人机加入竞争。当然我作为消费者是非常喜欢看到各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样才能卷出真正的性价比产品。

大疆Action 4的防抖技术、画质表现和丰富的配件生态,目前已经满足了我对于运动相机的需求,之后应该还会继续服役很多年。

一加 12

在手机的使用上,我一直遵循的是安卓-苹果-安卓-苹果反复横跳的使用习惯。一加 12也是我入手替换iPhone 13作为主力机使用的手机。差不多使用快要两年了,经常带娃的都知道要玩点游戏是真的难。相比手机游戏我更偏向PC端,所以手机只有日常社交、购物等一些生活化的需求。像我这种需求来看,这几年的旗舰机性能可以说是完全溢出了,再买手机我可能只会关注续航和拍照性能了。

自用配件推荐

手机的配件基本上就是保护壳和保护膜了,曲面屏我已经放弃了直接一直裸机使用,而手机壳我更喜欢能兼容苹果Magsafe的,不是为了充电而是上下车使用更方便。

使用体验分享

一加12的骁龙8 Gen3 日常使用性能确实已经完全足够了,2K屏+大电池+快充使用快2年依旧很丝滑。拍照方面也是蹭到了OPPO跟哈苏合作的全焦段超光影影像系统,三个摄像头超广角14mm、主摄23mm和潜望长焦70mm素质都不错。

出片流程与后期处理

最近一年也更新了不少系统版本,影像系统的软件方面也增加了不少功能,像滤镜模式、柔光模式和录像的8k模式,虽然平时也很少用到也总比没有好。

而我自己经常使用的是自带相机的大师模式,无论是自动直出效果或者是手动参数调节功能,都比较符合我日常的使用需求。

一加12的潜望长焦镜头我非常常用的焦段,以后我购买手机长焦摄像头肯定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3倍光学变焦本身就比数码变焦的成片效果有天然的优势,再加上经常拍拍细节也会用上微距功能也非常方便

手机的出片调色我感觉使用自带功能已经完全足够了,我的流程是先一键自动调节,然后根据需求手动微调各个参数就能直接出片了。另外,自带图像调节还有AI助手可以进行消除、去拖影、去反光以及超增增强等功能,纯手机端移动设备分享感觉绰绰有余了。

性价比、竞品分析

当然一个手机不可能适合所有人,我选择的也是最符合我自己需求的手机。各个手机品牌现在都有一套自己的影像系统,一加今年的一加 15好像听说就没有哈苏加成了。不过如果摄像头搭配素质给力,再加上自己的算法成熟的话可能是更性价比的选择。

手机确实品牌更多竞争也更激烈,选择的时候更推荐考虑一下其他生态链产品系统的互联使用问题。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自己需求的产品就行。确实手机卷的也厉害,更新换代太快了,太贵的也没什么意思。

大疆 AVATA 2

穿越机的话确实比无人机更灵活,爱好者自己玩起来也更有趣,唯一缺点就是单电池续航没有无人机长。

自用配件推荐

AVATA 2穿越机的话我都没怎么买第三方的配件,直接买三电池续航的套装感觉已经蛮够用了。

双向充电管家可以同时给三块电池轮流充电,也可以把3块都不足的电池汇聚给1块电池充电。电量方面一次出行肯定是够用的,最最关键的还是要买官方的2年全保套餐。玩过无人机和穿越机的应该都有惨痛的炸机经历,大疆的随心换服务体验过1次还是非常不错的。

使用体验分享

Avata 2一体化桨保还是比无人机更安全一点的,我的Mini 3 Pro 就是稍微桨叶触碰到树叶就坠机了。Avata 2在轻微碰撞后仍能继续飞行,外出使用免不了磕磕碰碰安全性提升很大。Avata 2的1/1.3英寸CMOS传感器,可以4K 60P HDR视频录制,像我这种娱乐玩家白天使用也是完全足够了。

此外,Avata 2的“一键花飞”功能也是我购买的主要原因,大疆本身自带的教程也并不复杂,新手跟着操作很快就能掌握。特别是带上飞行眼镜后,获得第一视角飞行的乐趣是无人机所不能提供的。

出片流程与后期处理

跟上面提到的Action4一样,我也是经常使用自家的畅片APP进行剪辑和特效添加快速出片的。Action4和Avata 2都有D-Cinelike模式,同时搭配使用就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后期还原出来的色彩也更真实。

性价比、竞品分析

考虑到Avata 2的价格(单电池版约5988元,三电池版约6988元),买了一年多居然都没怎么降价,真是太坚挺了。确实Avata 2相机系统、避障能力、图传性能都还不错,不过没有对手搞到最后厂家基本都会挤牙膏。好在最近看到影石也要出品无人机这个产品线了,有竞争总归还是利好我们消费者的。

这个Avata 2的价格总体来说还是太贵,而且受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制约也非常多。自己组装一套FPV产品也不是不行,花费的精力和学习成本有点太大。这类产品入手前还是要慎之又慎,到手后使用才会真正体会到各种限制,有很大概率就是走先吃灰后二手出货这条线路。

索尼 A7C2

A7C2的话应该是目前索尼全画幅最适合爱好者入手的一款了。我自己以前也是看中的A7C,后来出了二代后终于去年忍不住也入手了。

自用配件推荐

索尼的话就不像松下,配件多的随便选。首先握持手感方面,原机手感肯定不太适合大部分男生,斯莫格的实木快装板定位比较精确,安装上贴合也比较紧密,颜值也还可以也不影响相机的使用,握持手感是实打实的提升了。

镜头方面我一开始是入手了一颗唯卓仕的40/2.5定焦镜头,国产镜头确实这几年进步非常大,镜头设计、质感、做工都还在线,成像效果的话我这种日常拍拍也够用,最关键的是性价比高啊。

搭配同样是银色金属方形遮光罩跟机身的银黑配色算是呼应上了,日常挂机使用适合大部分场景了。

变焦镜头的话还是要配一个的,也是在好几个原厂镜头间纠结了很久,考虑焦段范围、镜头重量和尺寸等因素。还好这次享受到了国补,年初6K出头入手了这个颗24-50/2.8的镜头,其实尺寸还是有点偏大的,好在光圈够大照片和视频都能用上。

适马的56mm/1.4镜头是以前为了搭配ZV-E10买的,后来没有一起跟着ZV-E10出掉流下来了。这颗镜头轻便而且成像效果我也很喜欢。装上A7C2相机会自动切换为半画幅模式,当个84mm焦段镜头正合适,也免得再去买85mm焦段的镜头了。这里表扬一下索尼的这个(自动/手动)切换画幅的功能,松下相机里我是翻到现在还没找到。

这个原厂的18-105镜头的跟上面适马的一样也是用来搭配ZV-E10的,当然后面也是留下来了。

原因是镜头价格本身不贵出二手也回不了多少血,而且本身还有E卡口机身还在用,A7C2的一些高画质视频模式裁切后用这个镜头也正好。

最近也购入了一个优篮子的闪光+补光一体的小灯,想要尝试在一些夜晚的场景拍摄。不过刚开始玩灯确实有点迷茫,接下去继续研究学习了。

使用体验分享

索尼A7C2首先是一台全画幅相机,其次3300万像素比同类2400万像素有更多的后期空间。本来就强大的对焦性能最近更新后又进一步提升了,确实二代的设置菜单逻辑清晰了不少。

出片流程与后期处理

应该不是索尼A7C2单独一个型号,其他索尼的微单屏幕都很拉胯,所以日常我也是拍RAW+jpg为主,想要直出确实还没有这个能力。后期直接在LR里一顿瞎调后才能让自己满意。

性价比、竞品分析

考虑到索尼A7C2目前国补在1W出头的价位,比我入手时又便宜了3K左右。全画幅传感器、优秀自动对焦技术、视频录制功能、高颜值轻量化以及丰富的镜头群,好像对标的竞品确实找不出来。在同价位区间内包括佳能EOS R8、富士X-S20和松下S5M2等相比之下索尼A7C2总能找到明显的不足。

松下 LUMIX S9

这个松下S9钛金版是最新购买的,前几天也详细分享了开箱体验,优点和缺点其实都非常明显。

自用配件

手柄是后来自己重新购买的斯莫格4703,目前官方评价后送的斯莫格黑胶手柄确实不合适。

镜头话套机带的18-40mm钛金版镜头好像是目前最合适的,缺点是光圈太小晚上完全不可用状态。

发现之前原厂的50mm/1.8镜头贴的是美本堂的北欧三角形钛金贴纸颜值上正好搭配,而且光圈和焦段也正合适。

使用体验分享

S9目前使用最满意的还是LUT功能,搭配官方的手机App LUMIX Lab后,导入设置各种风格化LUT套用后直出照片太方便了。但是确定没有热靴,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所以还能接受。

没有取景器的话这个问题倒不用担心,松下的屏幕素质和亮度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出片流程与后期处理

LUMIX S9的出片其实没有后期,全画幅传感器搭配LUT功能可以直接爽拍,直接通过手机LUMIX Lab导入后就能直接分享了。

性价比、竞品分析

松下LUMIX S9 现在的18-40mm套机价格基本就稳定在8999元了,其实如果买单机二手的话优惠要大更多。想入手的话还是线下感受下实机最合适,虽然紧凑型类似卡片机的造型,但是全画幅+整套机械防抖+大电池下来的重量可能跟预估的有很大差距。

全画幅的竞品来看好像也没有对标产品,售价、性能和风格化直出效果来看肯定是比加价的富士更值得入手,不过奈何富士有各种迷之加成。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