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介绍 关于我们 优惠推荐

让Mac mini腾飞!零刻Mate mini拓展坞评测

自从 Mac mini M4 推出以来,人们对其“接口太少、速度太慢、存储太贵”进行了不少批评。然而,零刻近期推出的 Mate mini 雷电 5 扩展坞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几乎可以说是为 Mac mini 用户量身定制的外挂底座。Mate mini 系列共有速度型和容量型两款,均支持 80Gbps 雷电 5 高速连接。根据官方数据,速度型A款的读取速度可达到3219MB/S,写入速度为2800MB/S,远高于原机器的2900MB/S、2000MB/S读写速度,同时最大扩展容量高达 16TB。而速度型B款的读取速度更是飙升至5809MB/S,写入速度也达到3126MB/S,最大扩展容量为8TB。通过外接零刻 Mate Mini 扩展坞,用户不仅能够获得更大的存储容量,还可以享受比内置硬盘更快的速度表现。

写在前面

让Mac mini腾飞!零刻Mate mini拓展坞评测

这次我们评测的是 Mate mini 系列中的容量型(A 款),专为需要大容量数据备份的用户设计,支持双 M.2 2280 PCIe x2 通道,外接速度额外扩展了两个USB-A3.0接口、2.5G 网口、3.5mm 音频口,不仅一次性补齐了原机的所有短板,颜值和体积也完美契合。,关键是预算千元内就能实现,性价比在雷电 5 扩展坞中可以说非常能打。尤其对 Mac 用户来说,这种 “即插即用 + 高速扩容” 的组合真的太贴心了。

想必大家也迫不及待了,首先来看下性能表现吧:

一、性能实测

开机后系统就能正常识别零刻 Mate mini 扩展坞,无需额外驱动或设置,插上就能用。

1、扩展也能超越原装?Mate mini 实测表现亮了!

用 Disk Speed Test 分别测试了 Mac mini 内置硬盘和 Mate mini 扩展坞内的硬盘。Mac mini 原装盘读取为 2819.7MB/s,写入 1983.4MB/s;而扩展坞里的硬盘读取达到 3040.1MB/s,写入更是高达 2773.4MB/s,全面超越原装盘,真不愧是高效创作的隐藏利器!

换AmorphousDiskMark 4.0 对 Mac mini 原装硬盘做了测试,读取2943.23MB/s、写入2062.68MB/s;拓展硬盘,读取飙到3375.35MB/s,写入也到了2679.77MB/s,分别提升了 15% 和 30%。实测下来,这个拓展坞速度真的太惊喜了。

2、剪辑党冲!Mate mini 高速读写太给力了

用 AJA System Test 跑了一组 64GB 的 4K 视频写入模拟测试,算是对扩展坞读写性能的 “重压式” 考验。实测下来,Mate mini 的顺序读取速度高达 3130MB/s,播放高码率素材毫无压力,写入速度也达到了 2652MB/s,轻松应对4K素材的实时处理。搭配 PCIe SSD,这台小机器完全能胜任影视创作的高强度工作流,对视频创作者来说,真的是又快又省心的好帮手!

3、摄影党福音!SD4.0 高速卡槽太懂我了

Mate mini 右侧配了个 SD4.0(UHS-II)卡槽,对我这种天天拍素材的人来说简直绝了!不用外接读卡器,回到家直接插卡就能导,省去了反复插拔的麻烦,桌面也更清爽。

SD4.0(UHS-II)卡槽最大速度支持300M/s。找了一张速度180MB/s的SD卡,之前在 USB3.2 接口下,速度最多 100MB/s 左右。换到 Mate mini 上测试后,读取飙到 179.90MB/s,写入也有 91.32MB/s,轻松跑满这张卡的上限。

在做完一系列的测试之后,关于发热问题实测用红外温度成像仪测试可以看到发热情况尚可。在室温 27℃的环境下,我测试了下零刻 mate mini 的升温表现,机身表面温度在 38.2℃上下,背面温度44.7℃44,整体温控表现还算不错。

二、完美适配苹果Mac min

Mate mini不仅性能提升一大截,完全让“丐版”Mac mini脱胎换骨,无论是高速雷电5接口、双M.2扩展,还是多功能USB和读卡器配置,都极大增强了其实用性。而在外观设计上,Mate mini延续了Mac mini的极简风格,尺寸贴合、材质统一,叠放在一起毫无违和感,仿佛原生配套,颜值与实力兼具。

1、果味包装,细节满分的开箱体验

Mate mini 的包装设计延续了苹果周边一贯的 “克制与高级感”,整体风格简洁干练,白色外盒搭配产品渲染图,没有一丝多余装饰,乍一看仿佛就是 Mac mini 原装扩展模块。封条的开启方式也是熟悉的 “果味”,撕拉开封时有种仪式感满满的精致体验。

作为零刻推出的新产品线,Mate mini 明显在 “融入苹果生态” 上下了不少功夫。不仅体积比例完美贴合 Mac mini,就连外包装都让人觉得是苹果自己设计的,视觉统一度非常高,无论送人还是自用都非常有档次。

打开包装后,附件内容也延续了极简思路,只包含两根硬质雷电 C to C 数据线,线材的质感相当扎实,尤其那根 U 型设计的数据线,不仅走线整齐,还大幅提升了桌面布线的美感与便利性。

2、一体成型,外观高级感拉满

Mate mini 采用与 Mac mini 相同的铝合金材质,并通过一整块铝材 CNC 高精度冲压成型,带来浑然一体的极简质感。

机身尺寸也是一比一匹配设计,和Mac mini叠放在一起完全无违和,宛如 “原装配件”,不仅视觉统一,还提升了整个桌面的高级感。

3、接口巧布局,一线连全场

Mate mini 的 I/O 接口真的很贴心!一个 Thunderbolt 5 下行口连 Mac mini,高速又稳,还贴心安排了两个 USB-A 3.0接口,插键盘、鼠标、U 盘通通 OK,不用再为老设备发愁了。日常用它接屏幕、硬盘、读卡器,全靠一根线,桌面干净了,效率也更高了!

零刻的 Mate mini 还提供了一个 2.5G 的有线网口,支持向下兼容,虽然没有万兆那么豪横,但零刻 Mate mini 配备的 2.5G 网口已经是升级一大步啦!不仅向下兼容千兆,还能实现传输速度翻倍,配合 NAS 或本地大文件传输,效率直接拉满,这个价格能有这种扩展,说实话真的挺香的。

4、双线配置,走线自由不受限

Mate mini 随盒附送两根硬质雷电 5 数据线,专为不同摆放方式设计,无论你选择把它叠放在 Mac mini 下方还是上方,都能轻松实现整洁走线,桌面布局一秒规整,强迫症用户看了都舒心。

其中那根 U 型硬质线更是细节满满,不仅接口方向固定,弯折角度恰到好处,还能避免频繁插拔导致的松动问题。既保证了连接稳定,又提升了整体美观度,让实用与颜值实现双赢。

Mate mini 的机身底部也延续了 “果味” 美学,正中印有简洁的产品名称,搭配下方的型号与序列号标识,一眼看去极具原厂感。左右两侧配有两条半圆形防滑脚垫,稳固桌面不打滑,外圈则是整圈斜角设计的散热孔,采用与 Mac mini 相同的风道方案,保证内部热量迅速排出,实用与美观兼顾。

三、Mate mini 拆解:从易用到散热,每一步都贴心

1、拆机无难度,动手小白也能上手

Mate mini 的拆解方式非常友好,只需轻轻撬起底部胶条边缘,就能看到隐藏螺丝,拧下即可打开,整个过程简单明了,新手也能轻松操作。

2、内置风扇加持,散热维护更省心

打开 Mate mini 后可以看到内部结构非常紧凑,内置的小风扇专为雷电 5 芯片和 M.2 SSD 提供主动散热支持。风扇型号为安卓微 5005,采用 4Pin 供电,日常运行安静高效。特别的是这款风扇在网上也能轻松找到,后期如果懒得清灰,直接更换也很方便,实用性与可维护性兼顾,省心又安心。

3、 层层散热结构,给 SSD 一个清凉的家

如果你打算为 Mate mini 安装 M.2 SSD,需要继续拆下内部的 4 颗螺丝。风扇被直接固定在散热板上,拆解步骤简单,整个过程算是 “动手友好”。

结构虽然紧凑,但散热设计非常到位。风扇位于中间核心位置,两侧的金属区域专门负责吸收 SSD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背面还贴心配有散热硅胶贴,固态硬盘位和主要发热芯片处都有,能更有效将热量迅速排出,保障高速读写时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拆下散热模组后,可以清楚看到那块经过精密切割的一整块铝制散热片,表面做了多个切面设计,不只是为了美观,更是通过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整体散热效率,细节控看到这,真的会点头称赞。

4、主板用料讲究,细节看得见

Mate mini 内部主板采用黑色 PCB 材质,整体用料扎实,做工也非常规整,走线清晰利落,给人一种可靠感满满的第一印象。在 USB 接口周围,零刻还额外贴上了电磁屏蔽胶带,能有效降低电磁干扰,提升外接设备的稳定性。

Mate mini 内部预留了 M.2 SSD 安装位,最高支持 PCIe 5.0 协议,想要大容量高速扩展完全没压力。轻创用户或剪辑党可以直接加一块 2TB SSD,读写速度飞起。我这里是单 M.2 接口的容量型支持双 M.2,安装好两根SSD就可以安装回去了。

小结

总体来说,零刻 Mate mini 在一众雷电 5 扩展坞中属于亲民档位,但不妨碍它提供了更高的颜值、更稳定的使用体验,以及更顺手的操作逻辑。对原生接口少、存储扩展贵的 Mac mini 用户来说,它就像加了一块 “外挂底座”:铝合金机身与主机尺寸完美契合,支持上下叠放或并排摆放,搭配小硬质雷电线,桌面整洁度直接拉满。

功能配置方面也很实在:速度款支持 PCIe 4.0 ×4 单槽,适合追求极速读写的用户;容量款提供双 PCIe 4.0 ×2 插槽,最大可扩展至 16TB,适合备份存储需求较大的用户。两者都兼容雷电 4 / USB4,接口齐全、做工扎实。首发价不到千元,却集成了硬盘盒与 USB HUB 双重功能,真正把高性价比落到实处,值得推荐给想提升工作流效率的 Mac 用户。

★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有疑问或补充欢迎评论区留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