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介绍 关于我们 优惠推荐

零刻SER9PRO H 255:升级五年质保+大战3A游戏,拆解评测与调试分享

这两年,AMD针对移动端平台发布了许多不同细分型号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虽然可能只是变相更新,但对于高度集成的迷你主机而言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每一个微小的改进都可能对用户的实际体验产生积极影响。

零刻SER9PRO H 255:升级五年质保+大战3A游戏,拆解评测与调试分享

下面分享下零刻SER9Pro H 255的拆解评测,包含调试作业分享和量化测试,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

简单给大家总结下:

● 核心平台,AMD Ryzen7 H 255算8745的小改版本,主要是封装升级,会有更好的温控+内存支持。

● 物理设计,零刻SER9Pro H 255的散热系统有升级,无线模块等内部布局设计有正向优化。

● 软件环境,相当一部分游戏做了FSR支持,游戏表现确实可以,下文分享了几款热门游戏的推荐配置作业,AI也有大提升,部署时间和推理效率均有优化。

● 售后升级,零刻之前绝大部分型号都是三年保修,发文前两天全面升级成五年保修,主打一个良心。

● 重点提醒,零刻SER9Pro H 255散热是防拆设计,自行拆解就会和本文一样,散热能力下降很多,后期打理找零刻处理。

● 小技巧,如果不想登录微软账号使用Windows,首次开机不联网就可以创建本地账号了。

列下目录,大家可以按需跳转,细节比较多,建议收藏。

⏹ 测试环境

装机单如下图所示,合理凑单可以做到更低。

1️⃣ 迷你主机丨零刻SER9Pro H 255



简介:本文核心评测品,如果你想要一台到手即用不操心的高集成迷你主机,追求的是静音小巧+低温低功耗,使用目标是常规办公、家用软件和玩玩游戏,零刻SER9Pro H 255会是不错的选择。

2️⃣ 充电头丨闪极S2点阵充电头



简介:和零刻适配度极高,原因在于多口拔插不断电,也就是说140W单口可以在稳定给零刻SER9Pro H 255供电的同时,还能随时给手机或者无线外设充电,拔插也不会导致迷你主机关机,可以这点太重要了。

⏹ 参数解析

首先介绍下AMD Ryzen7 H 255这个核心平台的定位,也就是CPU:

● 向下对比,可以简单理解为8745HS的小改款,固定死了FP8封装,所以有着更好的散热性能+内存支持。

● 向上对比,H255没有用于AI运算的独立NPU,并且CPU核心和独显都锁了超频功能,完全没有调试空间,但保留了目前性能T1级别的Radeon 780M核显。

说人话,H 255到手即用的特性很突出,是一个针对常规家用的平台。

回归零刻SER9Pro H 255这台设备,列一下详细参数和解析:

● 无固态硬盘的版本售价为3199元,后期支持国补的话应该能做到更低,另外有带硬盘的版本(3699元),不太建议。

● 尺寸为135*135*44.7mm,配色有冰霜银和深空灰两色可选,我个人会建议深空灰,更耐脏一些。

● 原生盘位是两个M.2接口的固态硬盘位,协议均为PCIe4.0x4,不含SATA硬盘位。

● 处理器是AMD R7 H 255,八核十六线程+最大频率4.9GHz,TDP为54W,虽然不支持超频,但有两种功耗预设,下面会有数据对比。

● 核显为12CU的Radeon 780M系列,核心最大频率2600MHz,同样不支持超频,仅支持更改显存大小。

● 板载32G的LPDDR5X内存,频率为7500MHz,并非常规的SO-DIMM内存。

● 网口为一个2.5Gps电口(带状态灯),板载Intel AX200无线网卡(支持蓝牙5.2),支持自行更换,需注意不支持Intel BE200这张WiFi7无线网卡。

● 拓展接口为USB4协议全功能C口(40Gbps)*1+USB3.2Gen2协议C口(10Gbps)*1+USB3.2Gen2协议A口*2+USB2.0协议A口(480Mbps)*2。

● 视频输出口为一个DP1.4接口+一个HDMI接口,后置USB4同样可以视频输出,协议同样为DP1.4。

● 音频接口包含两个3.5mm孔位,自带双喇叭扬声器,内置四阵列降噪麦克风,搭配B1 AI芯片可以实现智能拾音+降噪。

● 原装供电为19V/6.32A的DC供电线,实际上全功能C口也支持供电,PD100W就足够满血运行。

● 原装配件除了供电线以外,还包含一根1米的HDMI线+一把螺丝刀,比较可惜的是没有额外的备件螺丝。

● 保修为阶梯政策,30天无理由包退换,180天以换代修,1年整机质保,五年保修主板+内存+原装固态硬盘,售后还是比较良心的。

考虑到买这款迷你主机的用户没有特别强的生产力需求,同时也是AMD平台,所以可以选第一代PCIe4.0的固态硬盘,也就是5000MB/s读写速度的型号,综合性价比更高一些。

⏹ 设备外观

简单过一下零刻SER9Pro H 255的外观,外壳模具依旧是祖传类MacMini的设计,顶部为零刻Logo。

主机绝大部分是一体成型的CNC铝合金材质,视觉上比较简约美观,尾部和底部则是塑料,可以一定程度规避静电问题,同时降低温度,并且天线也在尾部,塑料可以减少信号屏蔽。

零刻SER9Pro H 255正脸包含需要经常交互的接口,顶部是阵列麦克风收音孔,下面依次是电源键、CLR CMOS孔、3.5mm音频孔、10Gbps的C口以及USB3.2Gen2的A口。

设备尾部为需要稳定连接的功能,顶部是散热栅,下面依次是USB2.0接口、电口有线网口、DP接口、USB3.2Gen2的A口、HDMI接口、3.5mm音频孔、全功能USB4的C口以及DC供电接口。

底部做了大面积的开孔用于进气,上下两条的增高设计用于增加进气量,右上角的提手方便用户拆装,下面进入拆解环节。

⏹ 内部拆解

零刻SER9Pro H 255是不完全的防拆设计,普通用户仅需看硬盘安装即可,拆解散热会导致峰值温度升高,切记别乱动。

1️⃣ 硬盘安装

单纯安装硬盘比较简单,仅需准备一个四角螺丝刀和尖头镊子,没有镊子用牙签也行,挑开底部四角的胶塞再卸掉螺丝即可。

零刻SER9Pro H 255去掉底盖如图所示,有一层金属防尘网,防尘网由两颗螺丝固定在外壳上,先拆卸掉,注意不要暴力分离防尘网。

不要暴力分离的原因比较简单,扬声器是固定在防尘罩上的,由一根排线连主板,弄断就麻烦了。

顺道看下扬声器,上面有一颗ACM8625S,内置DSP可以为扬声器加功放分频处理,播放的人声会更真实点,视频会议和播放电影都会有加成。

零刻SER9Pro H 255自带一大块固态硬盘马甲,可以同时给两条固态硬盘做散热,里面原装有导热垫,不需要额外购买哈。

原装的两个M.2固态硬盘槽位都是标准接口,但定位螺孔只有2280长度,也就是标准市售固态硬盘的长度,非标和NGFF协议的固态硬盘安装不了,需要注意一下。

副硬盘槽位下面是一块Intel AX200的WiFi6无线网卡,追求WiFi7可以自行购买联发科MT7927或者高通QCNCM865替换,切记Intel BE200不支持。

另外由于副固态硬盘和无线网卡堆在一起,所以加装尽量选择发热量较低的联芸方案硬盘,三星这些发热量大户有过热掉盘的风险,这点和迷你主机没关系,单纯部分硬盘主控的问题。

安装回去也比较简单,原路装回,底盖内部有一个用于标注安装方向的垫片,看图对准防尘网的凹槽就行。

2️⃣ 配置详解

接下来就是高阶部分了,主要是看下零刻SER9Pro H 255的用料方案,同时也展示下过保后如何换硅脂+清理散热,结构如下图所示,比较复杂。

拆解除了需要用到螺丝刀,还得用到老虎钳,因为主板有六角定位柱固定在外壳上,另外卸掉所有可见螺丝才能取出主板。

拆解需要注意点的点为大家圈出来了。注意看颜色标注:

● 红色就是常规螺丝,正常拆解。

● 蓝色是定位柱,需要用老虎钳或者其他专用工具拆解。

● 黄色是排线,一共四根(左边有两根),千万别弄断。

下面从左到右,分别介绍下排线对应的拓展板。

最左边排线对应零刻SER9Pro H 255正脸的USB拓展板,正常不用动。

左侧下面还藏有一根排线,这就比较重要了,对应的是麦克风专属的B1 AI芯片,可以看到方案是云知声US528U6。

中间是防尘罩连着的排线,刚介绍过了,连的是扬声器,这里就不再赘述。

右侧排线对应的是背部的USB接口+3.5mm音频孔,拆卸本来也不会动到它,了解下就行。

将主板取出反转,就能看到零刻SER9Pro H 255的MSC2.0热处理系统,由VC均温板+静音风扇组成,和传统迷你主机/笔记本是有区别的。

MSC2.0热处理系统和传统方案最大的区别就是VC均热板,简单说下区别:

● 传统迷你主机使用的是热管方案,热量传导是一维,所以均热效果会差点,更适合用在舱内面积更大的笔记本上给CPU/GPU单用。

● 零刻MSC2.0热处理系统使用的VC均热板,热量传导是二维,更适合多热源的场景,也就是高集成的迷你主机。

当然使用VC均热板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成本高(需要定制),这也是零刻SER9Pro H 255售价高的原因之一。

MSC2.0热处理系统的风扇同样比较狠,是一把4Pin支持PWM调速的定制风扇,型号为AZW10512(零刻母公司安卓微),常规负载会有更好的噪音控制。

最后看下零刻SER9Pro H 255的核心件,前文提到过,H 255采用FP8分装,所以和散热会有更大的接触面,零刻额外加了一圈防尘棉,还是比较舍得给料的。

CPU右侧是四颗江波龙Foresee的LPDDR5X内存颗粒,单颗粒8G,型号为FX5P4008G-60,手动能力比较强的话可以尝试升级成单颗粒更大的内存。

BIOS有认证机制,也就得用夹子才能刷入第三方BIOS,由于H 255不能超频,所以也没折腾的必要,接下来进入调试环节。

⏹ 设备调试

零刻做了两套预设,可以根据自己需求灵活修改。

1️⃣ 有用的BIOS调试

跟着我修改两项配置解锁零刻SER9Pro H 255的最强模式,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切换到Advanced页面,进入OEM Features Manager。

PowerLimit Settings有两个选项:

● 默认是Balance Mode,功耗墙为54W,更省电,但没办法全核跑满CPU。

● 切换成Performance Mode,功耗墙提升到65W,可以全核跑满CPU。

这俩都是零刻官方的配置,不存在任何风险,按需选择即可。

按键盘的ESC键,回退到Advanced页面的主页面,进入AMD CBS选项。

进入NBIO Common Options。

进入GFX Configuration。

UMA Frame buffer Size对应分配给核显的显存大小,默认的4G确实小了点,建议修改成8G,16G没啥意义。

以上两项修改完成,一路按ESC返回BIOS主页面,切换到Save&Exit,选择Save Changes and Exit,之后会重启电脑,至此BIOS调试结束。

2️⃣ AMD驱动调试

首次开机使用零刻SER9Pro H 255,请浏览器打开AMD官网,搜索Adrenaline这个软件并下载安装。

安装完成后软件会自动启动,点击快速设置。

这里一共有四个预设可选:

● HYPR-RX代表最高性能,BIOS选Performance Mode的话就选这个。

● HYPR-RX ECO代表最佳能耗,BIOS选Balance Mode的话就选这个。

除了肾上腺素以外,还有不少软件内配置,下面会为大家分享游戏与AI的细节调试方法。

3️⃣ 无用的BIOS超频尝试

试了下UniversalAMDFormBrowser,确实能正确识别平台,看起来能手动超频,实际上并没有啥用,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做超频测试。

零刻官方屏蔽掉的PBO选项解锁了,但只能调功耗和温度墙,没有啥意义,毕竟零刻的54W预设就能跑满CPU,有MSC2.0散热在这儿也不需要调温度墙。

内存频率限制死了,最高7500MT/s,能调的是主时序+小参,但LPDDR5X内存可不是U-DIMM的DDR5内存,调了也不会有多少优化,同样没必要折腾。

⏹ 供电测试

使用闪极S2为零刻SER9Pro H 255供电,统计数据如下:

● 待机功耗为5-20W。

● 满载功耗为50-80W。

这里的功耗和零刻的65W看似有出入,实际是因为65W只是CPU功耗,内存、硬盘、风扇和指示灯没有算进去,所以是正常的。

另外测试下使用闪极S2为多设备同时供电的情况:

● 零刻SER9Pro H 255/键盘(10W)的供电组合,在满载状态毫无问题,拔插设备也不会影响零刻SER9Pro H 255的运行。

● 零刻SER9Pro H 255/一加12(100W快充)的供电组合,在满载状态会出现供电不足断电的情况。

所以闪极S2确实能做到拔插设备不断电,但需要注意另外一个设备的峰值供电需要多少,太高会导致零刻SER9Pro H 255供电不足关机。

⏹ 跑分测试

接下来做一下跑分测试和应用测试,仅内存开启XMP,其他配置皆为默认,大家应该能对这套设备的机能有更清晰的了解。

1️⃣ 综合跑分

使用鲁大师做了个整机跑分,两个预设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54W模式的综合得分为1262432 / 65W模式的综合得分为1268226

● 54W模式的处理器得分为678643 / 65W模式的处理器得分为687939

● 54W模式的显卡得分为144099 / 65W模式的显卡得分为143447

● 54W模式的内存得分为204708 / 65W模式的内存得分为204177

● 54W模式的硬盘得分为234982 / 65W模式的硬盘得分为232663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上面的优化调试主要提升CPU性能,独显性能其实提升有限,其他硬件的性能基本没区别,下面的测试就均使用54W了哈。

2️⃣ CPU测试

首先是CPU-Z,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单核评分为669.5

● 多核评分为6458.2

目前市面上H 255的跑分数据不多,我能查到的基本多核都是在6100左右,最高6700,可以暂定零刻SER9Pro H 255低强度的性能释放属于中上水平。

其次是Cinebench2024,全默认配置,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CPU单核评分为1716

● CPU多核评分为14800

对比目前跑分最高的那台H 255设备(CPU功耗拉到了85W),零刻SER9Pro H 255单核跑分高不少,多核分数则低一些,看来零刻更在意能耗比。

3️⃣ 显卡测试

首先是针对DX11的FireStrike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8325

● 显卡分数为8984

● 物理分数为25689

● 综合分数为3248

我这里使用的是正版3DMark,然而发文时3Dmark中并没有可对比的有效数据,只能后期大家自行对比下了哈。

其次是针对DX12的TimeSp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3486

● 显卡分数为3128

● CPU分数为9935

第三是3DMark针对DX12高画质的SpeedWay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531

最后是针对移动平台综合性能的SteelNomad Light模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2938

4️⃣ 存储测试

内存性能测试使用AIDA64,开启XMP的7500MHz+C23,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58606MB/s

● 写入速度为104.10MB/s

● 拷贝速度为74854MB/s

● 延迟为110.1ns

LPDDR5X的优缺点表达的非常明确,读写能力接近桌面端6400MHz+C30内存(调过小参+不分频),非常暴躁,但延迟确实也比较高,考虑到比较低的电压,还是能接受的。

5️⃣ 整机温度

这里使用3Dmark的Speedway循环压力测试,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为29℃,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通过率为98.3%

● CPU满载温度在90℃左右

这段模拟常规用户的高负载使用场景,如果是正常原装散热,峰值温度应该是80℃左右,拆解后提高了10℃,没啥办法,切记别乱拆。

⏹ 游戏测试

AMD H 255的特点就是核显性能,但需要一定的调试,这里将调试方法和数据测试分开来说,也会给出我个人建议的主流游戏推荐配置。

1️⃣ 调试说明

AMD H 255的核显是Radeon 780M,最高支持到FSR3/FSR3.1,像赛博朋克2077这种不断做更新支持的游戏,开个帧生成和超分会有不错的体验。

但支持不太好的游戏就没啥办法了,比如最近流行的三角洲行动,没有完整支持FSR体系,不支持帧生成,当然由于本身光栅性能还行,也能流畅玩就是了。

2️⃣ 量化测试

首先是要求配置较低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英雄联盟(DX11),不支持FSR,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建议2K分辨率+全高,单局游戏平均帧数为87FPS。

这里测试的是正常峡谷对线,泉水帧数肯定是高的(能到200FPS+),但没啥意义,降低分辨率和画质也提升不了多少帧数,同样意义不大。

第二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动作网游,案例选择无畏契约(DX11),不支持FSR,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中画质,单局游戏平均帧数为118FPS。

2K分辨率+高画质帧数会低20左右,不太建议。

第三是要求配置较高的常规FPS网游,案例选择CS2(DX11),不支持FSR,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低,平均帧数为127.7,P1为90.4。

CS现在默认是DX12模式,启动项加上代码“-DX11”可以切换,帧数会高一些。

第四是单吃显卡性能的动作类3A游戏,案例选择黑神话悟空官方测试工具(DX12),支持FSR,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默认低特效+开启FSR+不开启光追,平均帧数为78FPS。

能玩,挺好的,拉到中画质帧数就会跌破60FPS,并且抖的慌,不建议。

第五是同时吃CPU+显卡性能的动作类3A游戏,案例选择怪物猎人(DX12),支持FSR,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默认低特效+开启FSR帧生成+不开启光追,平均帧数为57.77FPS。

能玩,并且没爆显存,首次渲染特别慢,另外配置调高一点点都会导致帧数掉到30FPS以下,只能全最低。

最后是同时吃CPU+显卡性能的动作类3A游戏,案例选择赛博朋克2077(DX12),支持FSR,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默认高特效+开启FSR帧生成+不开启光追,平均帧数为60.72FPS。

能玩,就是FSR开了之后动作比较大的场景会糊,只能说能玩就是胜利。

⏹ AI说明

目前AMD的AI体系大改,已经迭代到了ROCm7,windows环境相比之前只能用DirectML的老版本效率高出很多,可以转译使用CUDA版本软件(ZLUDA)。

除了效率提升外,支持ROCm的环境部署很简单,只需要安装HIP-SDK就行,绝大部分AMD专用的AI工具都会提示安装并自动转译,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然AMD H255没有独立的NPU跑AI运算,所以没办法跑大模型,以Deepseek为例,8B模型已经算极限了。

另外测试了下Blender和Vray这些工具软件,都可以指定CPU/GPU工作,合理分配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注意下哈。

⏹ 本文完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