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介绍 关于我们 优惠推荐

VULKAN 2评测:自然温润,重新定义硬汉声音

2022年夏,达音科推出了一款售价2380元的2圈4铁高端耳塞VULKAN,采用了2个定制娄氏极高频动铁、2个娄氏中高频动铁和1个同轴异构异振膜双动圈单元。耳塞的腔体材质为不锈钢和铝合金,内置了A.C.I.S空气增压回路,并采用物理/电子4分频技术,实现了冷峻而宽广的偏素质感音色。

VULKAN 2评测:自然温润,重新定义硬汉声音

初代VULKAN在海外Crinacle测量网站上拿到很高的A-音质等级,与售价是其2到5倍的索尼IER-M9、QDC 8SS、64AUDIO TIA和U18以及SHURE KSE1200同档次。对于喜欢冷感监听味道,并对密度和声场有所追求的烧友来说,它是比较理想的高性价比选择。

时光如水,三年后的今天,新的VULKAN 2(曜)推出。

这次配置和配件明显提升,但价格却小幅降低。声学结构上,由原先2圈4铁进化为2圈6铁,具体是独立极低频动圈(10mm)+独立低频动圈(8mm)+定制娄氏中频双动铁+定制高频极高频动铁,使用了物理和电子精确控制的双系统四分频,以实现更为均衡的频率响应、更低的失真、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清晰的细节定位。

VULKAN 2外壳为CNC航空级铝合金,采用香槟金配色,面盖上有明显的艺术化起伏坡面,装配工艺精湛,气质优雅,与初代的冷酷感截然不同。

标配耳机线的材质和编织方式似乎和初代VULKAN相同,都是4股编绞高纯度单晶铜镀银,不同的似乎是线皮颜色、接插件和辅件的设计。另外,这条线比定位相对低的隼ULTRA的线要明显粗(翻倍级),触感也更好,明显是上了一个档次,符合2000+的市场定位。

这次的耳套比初代VULKAN多了一种,共计四种,分别是糖果套、S&S(声场/录音室)耳套、均衡套、低频增强套。这些套材质都很不错,韧度高,很难出现撕裂或太脆所引发的破碎悲剧。

佩戴方面,入耳后的摩擦力和舒适性都很理想。此外,这些耳套的导管与VULKAN 2的适配也都不错,拆卸、安装都挺省心。

声音方面,我特别试了其中的S&S套、低频套和均衡套,试到最后,感觉还是默认的均衡套更自然,缺憾最少,故最终声音描述也是基于此。

插头和初代一样,也是可拆卸设计,但在造型、命名、附送插头的类型以及具体的拆卸方案上,都有细微变化。

就比如命名,初代是Q-LOCK PLUS,二代是Q-LOCK MINI;造型方面,初代是L型,二代是I型;插头部分,初代附送2.5、3.5、4.4和6.35转接头插头,二代更精简,更适应时下潮流,送的是3.5、4.4和6.35转接头。

参数:初代VULKAN是16欧,109dB/mW,2代是35欧,113dB/mW,都非常好推,但2代更好推,我认为几乎没啥必要在前端上忧虑。

大致感受:在头两天的初听和不同时间段的聆听后,我发现这耳塞线条轻微偏紧,音色轻微偏干。鉴于此,不得不刻意煲机。幸运的是,它在数小时后展现出了比初听时更为柔顺的一面,于是也就有了这次的絮叨。

声音特征:宽广、明晰自然的高频泛音、清澈型人声、量感合理的蓬松型低音、味道中性、人声和鼓声都比较柔和。中小音量下的它很自然,也很柔和,有清爽感。不过随着音量加大到一定程度,一些中高频乐器的音色会轻微变硬,整体味道也变得更为迅猛。

下面是基于对比的音质描述:

由于手里没有初代VULKAN,这里就只能凭记忆和外媒提供的频响对比图联合描述。

初代VULKAN调音中正,线条结实,人声坚实明晰,动态、密度都很好,声场很宽,音色偏冷,声音不柔和,强于音响性和监听性,有着明显远超千元耳机的硬素质。整体来说,比较适合乐器,不太适合展现人声韵味。

作为对比,VULKAN 2在1.5k到2.5kHz频域有着相对更科学的增益,此外它还较大幅度衰减了80到200Hz这一低频上段的能量。两者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让它的人声与核心泛音变得比初代更准确也更自然。

若单纯只看200到2.5kHz,VULKAN 2简直教科书,但略显可惜的是,在紧邻的100到200Hz频域,它衰减的似乎稍多,这可能会影响低音区乐器和人声胸腔能量的显现,对某些人而言,可能会有一种欠推的感知。

至于3k到6kHz的中高频,VULKAN 2在4kHz出现了一个稍大的凹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柔和它的音色,然后,5.5kHz它又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对器乐泛音能量的补强,结合全频来看,这种调节会适度扩展声场的横向和纵深,利于器乐在空间中的定位和整体音色的鲜活性。

最后,6kHz往后的曲线形态,整体挺自然,结合中高频幅频特征来看,理应会有明晰且自然(柔和)的高频音色。

实际听感:VULKAN 2音色中性、温和、明朗,而非奔放、厚实、强劲。它有着类似初代的大声场,但在“人声和高音的柔和感”以及“源自低音的暖意”上,都与初代不同,听着是更有人情味。

唯独不够好的是,由于低频上段不特别丰满,这让它的男声表现(如男低音)和部分低频乐器的饱满度显得不够充足,有时会给人一种中音偏薄的听感。

VULKAN 2对比隼ULTRA:

很明显,隼ULTRA的低频和中低频都有着相对VULKAN 2更强的对感官的冲击,此外它的全频轮廓也更趋近哈曼风格。考虑到1kHz之前整体的肉感和柔性都比较凸显,1kHz之后又有着明快决绝的解析风格,两者结合,最终就给出了一种爽快的流行味道。当然实际听感也是如此,饱满、肉感、瞬态兼具,音乐性很足,能快速调动听众情绪。

VULKAN 2相对隼ULTRA,在中下盘做了较大幅度的收缩,这给人声和主旋律乐器匀出了相对更多的空间,精致感也变得更明显了些。从隼ULTRA切换到VULKAN 2后,会感到声音的高、宽、深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特别是在听多乐器演奏的作品时,它这种扩展和由此带来的分离度会更令人欣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音乐器的形态和定位,VULKAN 2会比单动圈的隼ULTRA更具听觉乐趣。

不太爽的是,VULKAN 2的声音气质也因声场的扩展而变得更为中性和冷静,也就是说它可能不太会给人一耳朵的源自低音和厚度感的振奋,尤其是听一些低音节奏明显的人声流行时,它的振奋感会逊色于隼ULTRA。

小结,2000多元的8单元圈铁耳塞VULKAN 2比1500元的隼ULTRA进化的主要是还原度、声场纵深和和高频解析,它娓娓道来的叙事感音色和沉浸式现场感都是我很喜欢的,但温和克制的全频风格,也让它不太容易“充分表现”浓郁、强劲的音乐氛围。

最后补充描述下VULKAN 2的低频。

如果是听一些低频节奏本就很猛的音乐,那么你会发现它的低频下潜和量感也足够好了,但如果你对低音有更多冲击感需求,那么它也有可能让你觉得不够“轰”,究其原因,跟它60至100Hz能量的相对保守有关。它确实很注重中、低频的层次感。

以上。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