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内著名迷你主机品牌零刻推出了新款旗舰机型 - 零刻 GTi15 Ultra。这款新品升级了心脏,搭载了英特尔 Arrow Lake 平台的酷睿 Ultra 9 285H 处理器,带来更强大的计算性能。同时,集成的 Intel Arc 140t 核显还提供高达99 TOPS的人工智能算力,为专业创作者和人工智能应用用户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为了驯服这头性能猛兽,零刻为其配备了升级版 MSC2.0 散热系统,VC 均热板与静音风扇协同工作,即使火力全开也能保持冷静。145W 的内置电源设计,告别了笨重的适配器,让你的桌面回归整洁。双万兆网口、外接显卡支持、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这些旗舰级配置,几乎满足了你对一台顶级迷你主机的所有想象。毫不夸张地说,零刻 GTi15 Ultra 正在重新定义“迷你主机天花板”。

PS:发文前突然发现,零刻将旗下产品全面升级为 5 年质保,质保范围也是涵盖除了外壳的重要零部件,甚至连运费都包了,主打 一 个良心。
▼零刻 GTi15 Ultra 外观依然延续家族设计,外壳材质为 CNC 一 体切削的铝合金,辅以表面阳极氧化工艺,保留金属质感的同时,又将“精致”二字拿捏到位
▼机身尺寸 158mm × 158mm × 55.8mm,放在迷你主机阵营算是巨无霸的存在了, Macmini M4 在它面前就是个弟弟,不过两者的设计风格倒是如出 一 辙。
▼▼正面提供了 USB-A 3.2(10Gbps)、SD 4.0卡插槽、USB-C(10Gbps) 、3.5mm 音频接口、开机状态指示灯和开机键。
多提 一 嘴,开机键依然秉持零刻的传统,支持指纹录入,识别区域较为宽大,登陆系统或者进行其他加密操作都更加方便。
▼上方 四 个小开孔是阵列式麦克风,内置 AI 降噪芯片,能够通过 DNN 神经网络降噪算法自动识别人声和带噪音频,实现更清晰的语音交流。而且这玩意是 360° 都能收音,像网络会议,游戏开黑等场景都挺实用的。
▼主机背面,上方是散热格栅,下方的接口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双万兆网口既能提升网络速度,甚至还能充当 AI 服务器集群,40Gbps 的雷电4 接口既是高速通道,又能胜任充电、显示输出、多设备扩展,整体实用性比 Macmini 强多了。
话说,零刻这套主机的 CNC 工艺处理的很完美。开孔和接口严丝合缝,缝隙控制到位,外壳的边缘圆角工艺也相当顺滑,也不知道找的哪家代工。
▼机身周围全封闭,底进后排风道设计。底部是密密麻麻的小孔、前后两条防滑贴抬高机身、利于气流进出,同时兼具了稳固的抓地性。固定螺丝和 PCIe 插槽都有防尘塞遮挡,防尘的同时更显美观。
▼拆下螺丝打开底部,最上方的是块完整的高密度透气型蚀刻金属防尘网,网孔间隔非常紧凑,可以有效阻挡灰尘侵入设备内部,后期清洁也很方便,拆下直接清水冲洗都行,两个圆圈则是扬声器发声单元。
▼下面 一 层,顶部黑长条是 WiFi 天线,左边为独立的双扬声器音频模块、右边则是内置的电源模块(19V / 7.63A,最大功率为 145W)。电源内置的好处就是没有傻大黑粗的适配器,一 根 8 字电源线足矣。
▼电源右侧是搭配显卡坞使用的 PCIe 5.0 X 8 插槽,直插显卡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发挥显卡性能,几乎不存在性能损耗。
▼扬声器和电源下方是整块的金属挡板,左边这颗银白色的定位柱,需要用到 4.5mm 六角套筒,尖嘴钳也行。
▼扬声器起模块配备了专业的 DSP 芯片,固定的位置则配备了金属屏蔽罩、防静电贴,定位这里还加装了减震胶和海绵垫来避免共振、提升音质。
另外,这里是用的排线连接,能不拆尽量别拆,很不好装回去。
▼固定电源模块的螺丝也得拆下
重点注意:回装时 一 定要确认固定到位,这玩意是供电的。
▼金属板拢共四颗螺丝(含铜柱),背面是硅脂导热硅胶,对应下方的 SSD 位置,作用就是给 SSD 降温,以及加强结构,支撑主板散热器重量。
▼拆掉金属板,硬件布局就完整呈现出来,左侧的双 DDR5 内存插槽,右侧两条 PCIe 4.0 X 4 M.2 SSD 插槽 ,其中一条已经预装英睿达 P3 Plus 1T 固态硬盘,均为非固化设计,后面可以自由升级或者更换。
▼主机采用 4 块大小不 一 的 PCB 板,大小板连接做了金属片加固,重要接口还配备了屏蔽贴片。
▼旁边的无线模块是Intel BE200,支持 WiFi7 和蓝牙 5.4,插槽支持标准 2230 长度 M.2 插口 ,后续想升级也很方便(虽然大概率没必要)。与之连接的天线则是独立的小板固定。
▼wifi 模块这里细节挺足的。螺丝下方增设的塑料垫片可有效分散压力,避免损伤主板;天线接口处的海绵垫则起到了缓冲和减震的作用,确保连接的长期稳定性;而走线处使用的黑色绝缘胶布,不仅使布线整洁,还提供了额外的绝缘和固定,防止线材松动或产生干扰。
▼WIFI 天线做了延长设计,塑料板固定,不会影响接受信号。下方是主板集成的各种后置接口,上面贴有绝缘胶布。
▼零刻 GTi15 Ultra 在细节处理上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固定铜柱与机箱之间的缝隙填充了泡棉,防止风扇噪音传递,加强静音效果,甚至 USB - C 的主控都加了散热片。
▼接下来再拆意义就不是很大了,不仅是拆卸难度很更大,重点是影响保修,这颗固定底板的螺丝,上面大大的“效”字说明 一 切。
▼从零刻给出的官方渲染图来分析,主机采用“VC均热板 + 主动式涡轮风扇”的散热方案。其核心是利用大面积纯铜 VC 均热板实现热量的高效传导,再通过液压涡轮风扇主动进风,快速排出热量。
相较于竞品常用的热管,VC均热板导热面积更广、效率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这或许是该机型定价较高的原因之一
简单总结下
初看零刻 GTi15 Ultra,你会觉得它与上代产品如出 一 辙,不过内部结构,尤其是细节处理上,可以看到下了不小的功夫。为了在有限的机身内塞入更强悍的性能,其内部布局被压缩到了极致。拆解时,这种见缝插针式的紧凑设计贯穿始终,主板、硬盘、风扇和散热鳍片等部件层层堆叠,环环相扣,宛如精密的机械积木。这种以散热为轴心的高度集成化布局,考验的不仅是工程师的空间规划功底,更是其对散热、性能、结构强度 三 者之间平衡点的极致拿捏。或许正是这种不惜成本、不计繁琐的细心打磨,才最终让这台小巧的主机得以在极限的体积内,迸发出超越期待的能量。
以上,就是笔者对零刻 GTi15 Ultra 的内部拆解,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咱们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