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一直在追求更高音质的数码博主,我对耳机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各种类型的耳机,试图找到一款完美的耳机来满足我对音乐质量的要求。我更偏爱平头耳塞和前端设备,特别是平头耳塞,因为它们提供了舒适的佩戴体验和清晰自然的声音。戴上耳机,我仿佛可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情感。

不过,当下市面上的平头塞,不是音质差强人意,就是设计缺乏新意,很难真正打动我。这次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款我觉得音质、价格、颜值都值得入手的平头耳塞,那就是TRN 的海马 Pro 有线平头耳塞。
开箱首先就是说说这次的包装盒设计,我没有想到会真的以海马为主图印在盒子上,海马伫立在中间,有股电影大片的海报一样的感觉,主体色调也是以蓝色和暗蓝色为主,设计师做的还是很大胆的。
拆开映入眼帘的是耳机的收纳盒,里面放着无氧铜镀银线,小小的盒子简约而不失精致,拿在手里,能感受到它扎实的质感,就知道它对耳机的保护肯定妥妥的。TRN 海马 Pro 安静地躺在里面,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
颜值担当:独特外观设计这耳机的外观,真的是让我一眼就爱上了。
它的腔体设计别具一格,额外在后腔位置增加了泄压孔。灵感来源于海马,线条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拖沓与冗余。金属材质的腔体经过精心打磨和电镀处理,呈现出精致的镜面效果,在光线下熠熠生辉,颜值爆表。
拿在手上,重量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着金属带来的质感,又不会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有负担。而且这金属腔体十分坚固,感觉就算经历无数次的日常折腾,也不用担心摔坏,很是抗造的。
贴心配件展示再看看配件,真的是丰富又贴心。
除了耳机主体,里面有多对不同规格的医用级硅胶帽。每个人的耳道形状和大小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规格的硅胶帽,就像是为不同耳道量身定制的小衣服,让我们能轻松找到最贴合自己耳道的那一对。这样一来,佩戴舒适度直线上升,声音也能更好地传递到耳朵里。
还有一对海棉套,据说加上它,低频效果会更上一层楼,后面我亲自试了试,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这个后面再详细说。另外,还有一条无氧铜镀银线,线基材质相当不错,摸起来柔软顺滑,完全没有那种容易打结缠绕的烦恼,收纳的时候省心省力。而且它采用可换线设计,0.78mm 双针插针,插头还能在 3.5mm 单端与 4.4mm 平衡之间自由选择,对于我这种喜欢折腾耳机,尝试不同搭配,挖掘耳机更多潜力的人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可玩性。
震撼发声:音质体验之旅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 音质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把耳机连接上我的音乐播放器,播放了一首我百听不厌的蔡琴的《渡口》。歌曲一开始,那清晰有力的鼓点声,就像一记记重锤,直接敲进了我的心里。TRN 海马 Pro 搭载的 14.2mm 大尺寸动圈单元,在这首歌曲的低频表现上简直惊艳。每一次鼓点的敲击,都有着强烈的震撼感,下潜极深,弹性十足,那种感觉,就好像我置身于现场,能真切地感受到鼓手充满力量的敲击。这样出色的低频效果,完全超出了我对这个价位耳机的预期,让我瞬间兴奋起来。
再听《罗生门》中那醇厚迷人的嗓音,TRN 海马 Pro 立刻展现出对流行曲的适配力。
底鼓的共鸣像被裹在绒布中,每声敲击都带着轻微的厅堂感,既不会抢了钢琴的旋律主线,又能为整首歌的悲情基调铺垫出稳重的底盘。间奏时出现的贝斯走音尤其耐听,琴弦振动的低频泛音被清晰捕捉。
中频的人声表现堪称这首歌的点睛之笔。女声响起时,唇齿音的细节被打磨得温润不刺耳,"离开你六十年" 这句的气声收尾带着自然的衰减,仿佛歌手就在耳畔轻诉。到了男声切入,低频共鸣带来的喉腔质感瞬间区分开两个声部,即便两人在副歌部分唱到 "最动人时光" 时声部重叠,也能清晰分辨出女声的清亮与男声的沉郁。高频的处理则藏着不少巧思。
歌曲中穿插的小提琴间奏,高频泛音像细碎的星光洒在声场里,既不会尖锐到扎耳,又能凸显弦乐的哀伤感。结尾处的钢琴高音区单音,每个音符都带着剔透的余韵,衰减过程自然得如同真实钢琴在空房间里的回响。最妙的是处理两人合唱时的齿音,"真相大概似罗生门" 这句的爆破音被弱化得恰到好处,保留清晰度的同时去掉了刺耳的摩擦感。
为了更全面地测试它的音质,我又切换到了一首英文歌曲《We Don't Talk Anymore》。
在这首歌里面,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加上对外国人声线表现对耳机的解析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单曲循环《We Don't Talk Anymore》时,TRN 海马 Pro 的三频表现让这首歌的层次感变得格外清晰。前奏响起的瞬间,低频就给出了明确的存在感 —— 电子鼓的底鼓并非那种轰鸣式的冲击,而是像隔着一层薄薄的海绵敲击桌面,每一次震动都带着恰到好处的弹性。
贝斯线在背景里若隐若现,与底鼓形成呼应时,能清晰分辨出两种低频乐器的纹理,贝斯的丝滑和鼓点的扎实被分得很开,既不会糊成一团,又能牢牢抓住歌曲的律动骨架。
中频部分最让人惊喜的是人声处理。Charlie Puth 的嗓音本就带着少年感的细腻,通过海马 Pro 播放时,喉音的颗粒感和转音时的气声都被完整保留下来。副歌部分男女声合唱时,男声的醇厚和女声的清亮没有出现互相掩盖的情况,像是两个独立的声部在耳边对话。尤其是唱到 "We don't talk anymore" 这句核心歌词时,人声与背景音乐的距离感把握得很微妙,既不会被乐器声淹没,也没有刻意突出到显得突兀,就像歌手站在离你两步远的地方演唱。
高频细节藏在很多容易被忽略的角落。歌曲里穿插的电子合成器高音,在海马 Pro 上呈现出一种通透但不刺耳的光泽感,最妙的是间奏部分的钢琴音色,高音区的琴键敲击声带着清脆的泛音,能听出琴弦振动的余韵,让这段简单的旋律有了更丰富的质感。
整首歌听完,三频就像三个配合默契的舞者,低频稳住节奏,中频撑起主线,高频点缀细节,既各自发挥特长,又能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声场,把这首流行金曲的青春感和淡淡怅惘都表现得很到位。
舒适随行:日常佩戴感受在日常使用中,我深切感受到这款耳机佩戴起来真的非常舒适。它的腔体形状是依据人体工学设计的,据说经过了对 3D 耳廓大数据的深入分析,所以佩戴起来和我的耳朵贴合得严丝合缝。我戴着它长时间听音乐、看电影,耳朵都没有出现胀痛或者不适的感觉。而且它的稳定性也很棒,我戴着它出门散步、慢跑,耳机都稳稳地挂在耳朵上,没有出现掉落的情况。不过,要是睡觉的时候戴,就不太推荐了,毕竟是平头塞,侧躺的时候还是会有点硌耳朵,这也是平头塞耳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倒也不能怪它。
探索新声:可换线设计乐趣不得不提它的可换线设计,这给我的使用体验带来了很多惊喜。我试着换了一条朋友的升级线,哇,音质瞬间有了新的变化。高频变得更加明亮通透,低频的下潜也更深了一些,整个声音的氛围感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种通过更换线材就能改变音质的玩法也不比前端推力和更换导管的方式要差,唯一不好的就是得在线材的选择上面多看看攻略咯。
总结当然,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TRN 海马 Pro 也不例外。在使用过程中,估计是由于泄压孔的缘故,它的低频虽然已经很震撼了,但在极低频的表现上,和一些高端耳机相比,还是稍微逊色了一点点。
但是总体来说,这次入手 TRN 海马 Pro 有线平头耳塞,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美妙的体验。它在音质方面的出色表现,尤其是中高频的解析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独特的外观设计和舒适的佩戴感,也让我在使用它的时候心情格外愉悦。可换线设计更是为它增添了不少可玩性和升级空间。在三百元的这个价位段,能听到如此中高频的平头耳塞真的不算差,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一直在寻找一款音质出色、佩戴舒适、外观独特的平头塞耳机,那么 TRN 海马 Pro 绝对值得你入手。相信它会像带给我一样,带给你意想不到的音乐惊喜,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