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存储也有很多年了,我测试过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固态硬盘产品。
如果让我说,固态应该怎么选,我能说出一大堆理由,但是如果让我说固态应该怎么用,我想最主要的操作就是增强散热。影响固态发挥性能的一大环境因素就是温度,众所周知,用的越多,热的越快,烫的越狠。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强固态硬盘的散热能力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ORICO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硬盘,不扯别的,就冲它自带散热冰甲这一个条件就值得入手。那我们来看看这款硬盘到底哪里值得入手。
从包装就可以看到这款硬盘的外观,别误会,它并不是硬盘本身就长这个样,奥睿科 OSC是一款标准的2280 SSD,支持NVMe 2.0协议,并且支持PCIe4.0协议。
拆开包装后,内容也比较简单,值得好评的是随着硬盘赠送了一个十字螺丝刀,从这款散热冰甲的外形尺寸来看,它是不适用于笔记本空间的,对于台式机来说,一个螺丝刀能够解燃眉之急。
怎么说呢,奥睿科OSC 的这款冰甲固态硬盘看起来是非常精致的,一体化设计,采用创新集成散热方案,底部采用 6 系航空级铝合金材质,强效导热,和我们日常对于一块普通SSD添加散热部件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尬吹,这个质感称之为工业艺术品也不为过,即便是放在手里把玩手感也是非常舒适的。
虽然是自带散热冰甲,但是并不影响硬盘本身的接口,定制的散热冰甲恰好能把颗粒和soc部分包围起来进行散热,接口裸漏的刚刚好,既不影响金手指插入,也不影响螺丝固定位置。
在硬件方面,这款OSC采用联芸 1602芯片,这款芯片采用 12nm技术,拥有功耗低,散热能力强等优势,是国产常见的一款芯片。这款芯片通常于长存的TLC搭配,有了长存颗粒的加持能够进一步保证硬盘的稳定性。对于这款奥睿科OSC而言,搭配的是长存的3D NAND TLC 闪存颗粒,即保证了硬盘的基本性能,又不用过于担心硬盘的稳定性。
从散热马甲的外观来看,除了通过鳍片式的设计来提升整体的散热面积,在马甲与硬盘的连接处还添加了散热硅脂,直接将散热外挂给拉满。前面提到的联芸 1602芯片散热能力也是出众,三大“Buff”叠加以后,可想而知这款固态硬盘的散热能力。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奥睿科OSC顶部的这个散热区域,从手感上来讲,这一部分类似于胶垫,手感偏软,实际这是一块自吸水水凝胶,核心功能在于吸水和蒸发水,这一部分的降温原理也非常简单,就是水蒸发变成气态会带走热量。这项技术也是从卫星、太阳能电池下方的技术。
既然是存储设备,测速自然少不了,我随便找了一个组装机,因为奥睿科OSC 安装是需要考虑空间的,但是实际一般的台式机主板上预留的 M.2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款硬盘。安装自然不在话下,一插一拧就安装好了。
测试平台配置信息:
主板:卫星 B550 迫击炮,支持PCIe4.0通道
内存:海力士 DDR4-3200 16GBx2=32GB双通道
CPU:AMD Ryzen 9 5900X
因为不同平台测速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简单的用cdm进行了测速,实际测得的结果也比较符合奥睿科OSC 的硬件配置。
我这款是1T容量,顺序读取速度大约为 7055MB/s,顺序写入速度大约为 6474MB/s,基本达到了基于联芸 1602芯片能够支持的最高速度,比较令人满意。
而在整个测速环节,硬盘本身的温度属于“可触摸”状态,当然,这也和不直接解除硬盘有一定的关系。实测硬盘经过烤机后的温度大约维持在 70°左右,基本能保证硬盘正常运行的温度,从而保证硬盘运行的稳定性,不用担心游戏时候突然掉盘导致系统崩溃等问题,安心使用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DIY的方式将散热冰甲拆卸到其他硬盘上,总之这种设计的硬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装机的乐趣。
总结一下。
作为一款固态硬盘而言,奥睿科OSC 的配置已经算的上是行业级,三重散热“Buff”叠加态,让这款硬盘稳定运行不是梦。
目前,这款ORICO OSC自带散热冰甲的SSD 1T版本售价499,2TB 版本的 929,碰上活动价格更低,感兴趣的可以冲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