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介绍 关于我们 优惠推荐

水月雨Horizon耳机测评:与Void对比,换上PARA耳罩的体验感想

不久前,水月雨发布了自家第二款999元有线开放耳罩式耳机,Horizon(地平线)。

与三年前“监听开放式动圈耳机”Void(空鸣)不同,这次定位是“专业HiFi”。

我听了大约一周,大致看法,它是目前千元内开放式耳机中,稀有的能把声场、均衡性、低频质感和高频细腻感都能兼顾到的型号。

水月雨Horizon耳机测评:与Void对比,换上PARA耳罩的体验感想

下面是进化的部分:

①、单元尺寸与前作Void相同,都是φ50mm,但设计和制造方案都有精进,具体是50mm UHE(超高效率)驱动单元,振膜为镀钛PEN球顶+双层液态硅胶悬边。厂商表示Horizon的动态明显超越Void,而且非线性失真表现也很好,同样超越Void,为了佐证这个好,描述页还贴出了工程测试图。相对的,Void描述页则没有贴出这个。

②、Horizon通过优化内外复合式磁路,将磁间隙磁通密度增强到比较变态的1.85T,相对于早前内磁式磁路的Void(略超1T),升级不小。

③、外壳方面,由之前Void近乎全塑料蜕变成大面积金属。颜色也由白变黑,气质明显冷峻和专业起来。比较牛的是,虽然整体变大不少,但实际佩戴舒适度和轻盈感却都非常不错。

首先不会压眼镜腿,其次能久戴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然后,由于它这个耳垫接触皮肤的部位是比较吸汗的面料,所以相对于某些皮质耳垫,它不太容易有粘滞或水汽感。不过,论凉快的话,我觉得Void还是会更好。

④、实物颜色特别黑,看着很酷,特像旗舰。做工也非常不错,不论咋扭转,都未出现松散和脆弱迹象。只是滑轨在滑动时的阻尼感还不太高级。另外,它这个耳垫是可磁吸式设计,拆卸更换非常容易。

⑤、最后,配件比Void也有提升,之前只给了3.5插头的耳机线,这次进化为可更换插头的设计,并且给了3.5和4.4两种插头。在拆卸或安装时,我们只需拧转外面的环即可方便插拔。

包装背面的单元结构爆炸视图。

背面印刷的频响曲线。

关于调音,水月雨这次透露的包含低失真、动态、声场、均衡、自然和高解析这些,但实际的声音表现,还是得通过不同时间段的长时间单独聆听和与其它型号的对比来描述。

俯视图(更换为PARA某款耳垫)

侧面视角。

这是原配耳垫,做工很好,佩戴也很不错。

拆掉耳垫,可看到内部大角度单元斜置结构。据悉,它能够展现出比传统设计的动圈耳机更开阔的声场和更自然的音色。

双边3.5mm插头的耳机线,末端插头为I型直插,非Void的L型弯插。

下面是音质描述:

Horizon阻抗32Ω ± 15% (@1kHz),灵敏度: 109dB/Vrms (@1kHz),换算后大约是94dB/mW,略逊于灵敏度约98dB/mW的Void,但总体仍算比较好推,不费心的头戴耳机。

与中高端小尾巴的4.4口搭配,如FIIO KA15、KA17,都能推出足够有力度的声音。

插山灵M3 PLUS的3.5或4.4口,低增益下,开至30%到70%就会非常“响”。声音饱满度也相当不错。所有,如果你拥有此类推力的中高端HIFI便携播放器,基本上不太必要考虑台式组合前端。

插索尼ZX706的4.4插口,高增益下,音量50到90之间,基本上就是中等到较大音量了,应付“简单聆听”和“比较过瘾”都没问题。另外,这部播放器的3.5口在音量100左右时也能把Horizon推得非常到位。

初听体验:

搭配ZX706,我总感觉它有些“过于内敛”。人声亮度和高频解析像是被啥东西压着。不过,随着折腾时间变长,我发现它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其实都不错,也没啥异常,总体很耐听,同时也会有强劲的低频冲击感。

期间,我也有一段困惑,也试着像其他烧友那样把VENUS和PARA的耳垫给它换上,试图缓解初听时的“保守”和“微闷”。其中,VENUS的耳垫稍偏大,虽说也能塞进Horizon耳垫内的磁吸环,但最终的稳定性确实不太好,故而放弃。

然后是这个PARA,水月雨一共给它设计了三种耳垫。当然,出厂标配的只有上图中间和右边两种,另一种是官方特别给它设计的升级版耳垫,见下图右。

PARA这三种耳垫的中央内衬都很薄,透光、透声性很好,明显区别于Horizon密不透风的超厚布料。

有趣的是,PARA升级版耳垫(上图右)和Horizon的标配,除了内衬厚度不同,其余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水月雨把原本需要烧友多花钱另购的配件,直接做到了这次新品的标配里。

体验如何?

所有耳垫的佩戴舒适度都很不错,但声音表现却各有细微的不同,但由于精力有限,我难以总结这些具体差异,所以最终只是凭感觉选了初听最对胃口的那个,即PARA标配的“环形”耳垫,中央凹陷最大的那个。

实际听感:该耳垫下,常规音量时,它的中、高频亮丽感和声场广度要比原配“厚”耳垫好挺多。声音透亮,高频也颇具延展性,给人一种“轻松就推出良好解析”的感觉。甚至我一度以为这才是Horizon的满血状态。

不过听多了,“瑕疵”还是显现了。

它时不时会出现源自中高频的锐利感刺激,特别是在大音量下会被暴露出来。

事实上,如果细看它的频响曲线,也能明白厂商为何不用薄布耳垫,用厚耳垫。首先它在厚耳垫下,5kHz频率就有个相对凸显的“拔尖”,若用薄布耳垫,该频域附近能量感势必会被进一步凸显,这会影响耐听和自然度,而用厚耳垫,则可以对这个尖峰频和后续高频进行优化,继而消除刺激,提升自然度。

反正,到最后我还是换回了厚耳垫。当换好后,感觉一切都对了。高音乐器不再会过亮,整体的柔和性和精致感也都获得了良性提升,全频终于算是均衡了。

对比上一代Void,水月雨新一代动圈头戴耳机Horizon咋样呢?

下图是Void频响曲线:

Void 300Hz以下低频听着有些“拱起”(量感),这对声场和中下盘自然感会产生轻微不良影响,不过若只是单独聆听,倒并不太容易察觉该问题,且多数时候,这股轻微的低频量感还会优化它的柔和度,听着也更悦耳。

Horizon 300Hz以下低频毫无可感知的“拱起”。它的自由场F0位于足够低的80Hz,且即便到了40Hz也只是轻微衰减,所以它的实际低频听感还是非常不错的,而这也使得它中下盘相对于Void“空鸣”来说,干净和自然了更多,同时也有助于它的声场纵深和宽度显现。

标配耳垫下,Horizon在3k到6kHz的中高频响应不太如Void,如果你很在乎该频域的“线条感”、“锐度”、“亮度”,那么有可能需要适应下。不过若不刻意去对比,“水平线”这种稍暗一点的音色处理,以及3k和5kHz之间的凹陷,倒是会给人一种“声场”更广,全局尽显的美妙听感。

所以,如果你喜欢大编制、LIVE、配器复杂的音乐,那么它这种音色处理倒是会比该价位其余几个国产头戴竞品更好。

人声频域,Horizon的密度会略胜Void一筹,然而在人声的音色处理上,两者却几乎并驾齐驱,特别是在“PARA环形耳垫”下,双方的清晰度和自然感都很高,且都没有明显可感知的嗓音年龄偏差问题。既耐听,又还原,都很不错。不过,若你是用原配耳垫,那么它的低频和中频厚度则会显得嗓音年龄轻微偏大一点。

Horizon的人声位置会有点远,若你常听以人声为主的音乐,且对人声感情有较强烈苛求,那么它的这一特性可能会不适合你。而相对的,Void声场虽不算多大,但人声的结像却更为鲜明,所以主观听感上,它有时会提供比Horizon更多一些的味道。

高频方面,由于Horizon频响的中下盘足够平直,极低频和中频较低部分又都不“抢戏”,故留给它的高频空间也会比较广,实际听感高频很自然,信息量也比较丰富。

总之,在动态、密度和声场方面,水平线超越了Void,但是,论鲜活感和中高频清晰度,Void仍具备不小吸引力。

思考:

关于声场,似乎头戴和入耳一样,只要频响曲线的中高频有俩峰,都会把横向声场给拉开吧。至少Horizon就是如此,靠近3kHz一个,然后5kHz一个,也确实给出了比较大的空间感,写到这,回想官方描述页特别提及的“声场”,似乎就有些懂了。

以上。

« 上一篇
下一篇 »